因为长期关注3C产品,很多年前便知道了郭文祺,那时他任职于华硕工业设计中心,负责笔记本、个人电脑、手机、数位家庭系统等产品的设计专案,曾先后赢得iF设计奖、红点奖、G-mark、iF China 等多项国际大奖及专利。
2008年华硕设计中心一分为二,归属和硕联合集团的设计中心正式更名为和硕设计,在台北及上海、北京皆设有设计中心,郭文祺出任上海设计中心总监,为全球500强电子企业包括惠普、戴尔、英特尔、联想、思科、索尼等提供市场分析、战略制定、概念设计等专业咨询服务。
正是出于对郭文祺的了解,在得知他今年加入了小米生态链企业纯米科技时,还是颇感意外的。与和硕设计比起来,纯米科技的规模和名气差了不是一点点。一个长期服务全球500强的知名工业设计师,去一家小型企业设计电饭煲、电磁炉,会不会大材小用了一点?带着这样的疑问,就有了我和郭文祺的这次对话。
Q:和硕设计是少数具规模的设计顾问公司,在业内很有影响力,你离开和硕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
A:其实做工业设计这些年下来,我觉得电子产业在没落,但是没落不是说它的设计能力不再被需要,而是慢慢转到其他产品上面,比方说手机和智能家电。我从2011年左右,就开始跟客户推智能家电,因为我看到家电其实几十年都没有大的变化,我觉得这不太对。
我做过很多智能家电的设计,但其实我碰到了一些困境。我服务的公司都很大,有世界500强,也有国内的美的、九阳、苏泊尔这样的知名品牌。大家对于智能都有兴趣,但再往下都很难走下去,为什么呢?因为大公司都有包袱,做智能家电其实有可能会冲击到它传统的这一块。
从和硕的角度,没有订单是不会投入资源的,这就陷入一个死结。所以从2011年到我加入纯米之前,其实是蛮挫折的,就是所有的这些客户都知道我在推这件事情,但是老实说真的还蛮难推的。
我在和硕期间,是有很多的公司来找,猎头来挖,我都没有想要动的的原因,是因为如果继续做原来那种产品,其实没必要换。国内的家电厂商也找过我,开的条件都非常高,比我现在在纯米要高,但是我也没去,是因为我知道这些公司的文化,它不可能往智能家电走,顶多就是玩票性质。
Q:但你会选择纯米科技,我蛮意外的。
A:我跟纯米科技的杨总结识是因为我们有共同认识的一个投资人,他就跟我讲,有一家公司在做智能家电,有设计的需求,要不要聊一下。第一次接触之后,纯米在我印象里就是需要设计服务的众多客户之一,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我记得那是2015年的十一期间,之后杨总就开始约我私下碰面,我也大概知道他的意思,但当时并没有意向加入。到了2016年春节之后,一次回台北总部述职的时候,我发现公司太过于保守了。我觉得智能家电是一个必然可行的方向,而我的时间有限。老实说,像我这样背景的设计师不多,就是有又有工业设计的背景,又有产品定义的的背景,然后又接触过国内这些一线的大家电小家电的客户,帮他们做核心产品的设计。我积累了十多年的经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发展平台,我觉得是蛮可惜的。
在诸多的考量之下,我觉得纯米的平台虽然小,但是整个团队是聚焦在这件事情上面,团队中大概1/3的人是做传统家电,1/3的人是做IT产业,跟我的背景是很像。然后有1/3的人是做互联网软件的。能看出来,公司所有的资源都是为了一个方向。
所以我就第一次主动找杨总,就跟他说我们再聊一下吧。我决定要加入纯米之前跟杨总压根没聊过收入的部分,因为这不是我最care的,只要我们把产品做好,这些东西自然而然就会来的。我觉得杨总对我也还蛮信任的,很有耐心,等了我半年多。
Q:你为什么坚信智能家电是必然的趋势?你怎么理解智能家电?
A:举个例子,我们来看地图,如果是手机里的一张上海地图跟一张纸本的上海地图,我肯定选纸本的上海地图,因为它够大够清楚。但是再进一步,把全中国的地图塞进手机里,跟拿一叠中国地图来看,手机地图的价值在慢慢产生。然后手机地图又加上了GPS,能够知道你的位置,能够帮你规划路线,甚至可以告诉你周围有什么,一下就把纸本地图甩了好几条街。
烹饪也是一样,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其实不太会烹饪,以前我们是通过纸本的菜谱去做烹饪,就是告诉你有几个步骤,每一步怎么做。但是有很多的用户,对于一个食材要切丁切块还是切丝他搞不清楚,然后适量是几个也搞不太清楚的,大火小火是什么样的一个程度,什么样算是熟了也不太能够判断。
如果你是这样一个烹饪新手,我们的智能家电跟我们的APP能够帮助你。另外就是可能一个会烹饪的的人,要去尝试一个没做过的菜,这时候智能菜谱对他也是有帮助的。智能家电其实是在原有的家电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智能的交互,然后针对一些不会烹饪的用户产生价值,或者是节省他的时间。
我再举另外一个例子,我们的菜谱里面有一道叫做冰糖炖猪蹄。以前通常我在做这道菜的时候,一两个钟头必须要泡在厨房,因为我要顾着火,然后同时我要拿着筷子去戳猪蹄,要透了皮,我才确定它已经煮熟了。
后来我们的电饭煲,我们大厨也开发了冰糖炖猪蹄这个功能,我就试着也做了一次。流程把所有的食材,冰糖酱油生抽老抽按照顺序放下去,然后桂叶、猪蹄放下去,加足量的水,把锅盖盖下来,从APP里面点击开始烹饪,然后它就告诉我150分钟后完成。在过程当中我就完全不用去理它了,结束的时候APP会提醒我烹饪完成了。它带给我的是什么?150分钟自由的时间。
我觉得智能不是为了智能而智能,应该是能够更进一步的在现有家电的基础上,带来更大的便利。
Q:据我所知,你为纯米设计的最新一款产品是电磁炉,为什么是电磁炉?
A:我们都知道电磁炉发展了很久,到目前为止算是一个夕阳化的产业,我们也看了很多数据,小家电品类每年都在增长,唯独电磁炉是在下滑,所以当初我们提出做电磁炉这款产品的时候,是有很多反对的声音的。
那为什么我们敢切入呢?我们分析了几点:因为我们第一个产品是智能电饭煲,虽然说它已经有将近600道的菜谱,但是毕竟它还是一个封闭型的烹饪平台。如果我们要串起用户在智能厨房上面的需求,接下来的产品相对来说要是一个开放的烹饪平台,那电磁炉其实就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不是从市场的角度去看要做什么产品,而是从我们现在的产品现况跟我们的产品策略,以及满足用户的智能厨房的场景去思考问题。
我们也看到电磁炉这个产业其实就像一潭死水,已经好几年都没有新的产品在市场产生波澜,大家都是方方的这样一个形态,然后从按键式变成触控式,也看不出各大品牌之间的一个差异化。我们觉得正因为它没有变化,所以才是我们的机会。
Q:你们的电磁炉有什么不同?
A:电磁炉我是从产品定义,到产品设计到最后梳理,参与了整个完整的过程。因为是小米生态链的产品,所以它的受众群相对更年轻,所以我们首先在定义这一款产品的时候,就是一个带有智能功能的电磁炉。它必须要能够辅助用户,在烹饪上有更好的结果。
电磁炉是一个烹饪的辅具,平常不会像电饭煲这样一直放在家里的台面上,所以它必须要便于收纳。我们觉得首先现在电磁炉越做越大,其实是一个不合理的现象,厂商想要传递的是大气、贵气等等,但是跟用户的需求是背离的。
接下来再看电磁炉的形状,为什么电磁炉都是方型的?其实所有的电磁炉的加热线圈板都是圆形的,我们大部分的锅具也都是圆形的,加热板的圆形要跟锅对在一起才能够产生最好的加热效果,如果在使用的时候锅子偏位了,就会加热不均匀。但是为什么大家不做圆形?主要是成本和散热两方面的考量。
我们再从操控的角度去看电磁炉存在的一些问题,触控操控会出现一个蛮致命的问题,就是烹饪的时候如果有水溢出来,触控就会失灵,这样的体验其实是很糟糕的。所以我们采用旋钮的方式,操控方式更直观,当我要关火的时候我把他拧到零。但是有时候呢用户可能只是要暂停一下,待会要继续加热,我们在按键上面直接按一下就是暂停,再按一下就是恢复,比我们传统电磁炉的操控体验更加友善。
我们有很多这样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优化。但是我想特别说一下我们的智能化。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去跟这台设备联网,把我们出厂给他的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做改变。我们理解的智能化产品应该是量身定制的,就跟我们我们的智能手机一样,同样的机型,每个人安装的APP不一样,这叫客制化量身定制,我们的电磁炉也能够做到。
比方说每天早上我要喝200cc的牛奶,然后我习惯用最大火热一分钟,那么我可以把这个习惯变成一个设置,命名为“我的热牛奶”,然后传到我的电磁炉上面每天早上只要把牛奶从冰箱拿出来倒好,选到“我的热牛奶”开始,就可以去忙他的事情了,时间到了牛奶就加热好了。我们的后台数据,已经看到好多好多用户自己命名的功能,我们的电磁炉真的是跟用户玩起来了。
这也凸显了智能家电产品跟传统家电产品最大的不一样,是传统家电卖出去之后,跟用户的关系就切断了,因为他不会知道用户怎么用他的产品,只有产品发生了问题,用户才会找上他。但是我们能够从后台的数据上面看到每一个设备,它的操控状态是什么样子。然后能够实时地根据用户反馈,优化APP给带给用户的体验。
现在电磁炉也有一百多道菜谱了,这些菜谱都是大数据验证过的。用户在使用我们的设备的时候,烹饪成功率能够提高,让他们得到更多的信心,也更愿意下厨房。
Q:都说做产品的人是能洞悉人性的,你平常有什么自己比较独特的方法去洞察人性?
A:我们有一个方式,是蛮早以前服务一个客户,遭遇了挫折之后,理出来的一个方式。就是帮九阳做豆浆机的设计,其实他们也找了很多设计公司帮他们做设计,然后设计公司做出来的设计呢,能够得奖,但是卖不好。卖得好的豆浆机呢,都是长得挫挫的样子,他们就觉得这样子不对,然后就找到我们帮他做设计。
那时候豆浆机的用户基本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我们对这群用户完全不了解,怎么办?有一些问题你是问不出来的,用户能够把他已知的一些经验告诉你,但是如果你要做的是一个他还不知道,但是有潜在需求的产品,不能用问卷的方式,就好像是苹果公司讲他们不会做市场调研,但是苹果公司做一件事情——观察用户。所以那时候我们就开始在路上盯四五十岁以上的婆婆妈妈,看她的穿着打扮,她去哪些地方。那时候觉得我们好像是变态一样,比方说到了大润发家乐福,看到大妈一进来,我们就在后面跟踪,看她去看哪些东西,她的一些行为等等。
然后我们慢慢地理出来,你会发现这群人,你很少看到她的衣着是单一的颜色,一定会有一些花,因为她们判断一个东西值不值钱,是从这上面有没有装饰性的东西去做判断,所以你做太素的东西,她会觉得看不到她的钱花到哪里去了,所以你必须要有一些纹路出现在产品上面。然后她们只要出门,尤其是正式场合的时候,就会带着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因为她们过去辛苦过,所以今天有了一些钱,必须要把钱花在大家能够看得到的地方。所以电器上面必须要有一些电镀件的东西,亮亮的可以看得到。对于线条,那种极简的直的线条,她会觉得没有设计,所以你做的东西要带有一些线性,所以那时候我们帮九阳做设计的时候,在南方就会做的比较有腰身,像旗袍这样的线条在杯体上面,然后北方大妈的审美,就是喜欢那种身材比较敦实的,所以就会做的比较饱满一些。这些都不是问出来的,而是从我们通过观察用户得到的答案。
另外一种方式,我也经常去看电影。电影其实反映的是人的生活方式或者是一些习惯,或者是一些文化的东西,当然也会有一些创意性的东西,视觉冲击的东西。电影其实是我能够比较快速地获取各种信息的一个方式,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设计师可以去吸收,也是我们去洞察人性的一个方式。
另外就是去参加一些演讲,尤其是大师的演讲,之所以被称作大师,肯定是有他的独到之处,人家会邀请他来演讲,他也肯定是希望把他的独到之处分享给大家。那其实演讲是他的精华的浓缩再浓缩,对于我们要去丰富各个方面的认知,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Q:在产品设计中,功能性跟美感应该如何去平衡呢?
A:这是一个好问题,其实我觉得的确是很难平衡。为什么说很难平衡?如果都站在各自的领域或者是角色去思考问题,往往很难平衡。但是当我把做这件事情的核心目标拿出来做准则的时候,可能就会比较容易了。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全新的品牌,要跟所有市场上的产品打出差异化。在这样的前提下,可能有些时候我会碰到成本,或者说可行性跟设计发生冲突的问题。这时候如果差异化是必须的,同时对于产品的用户需求的定位也有帮助。那么成本或者是说开发生产的难易度,就要想办法去克服。
如果说我今天就是要打爆款,那么所有的事情都要想办法在性价比上,尤其是价上面要让路。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应该说,没有一个绝对的位置是平衡点,都是要看我们对产品的定义,跟它所肩负的任务来去判断它的平衡点在哪。
我们过去所受到的教育,会觉得好的设计可以拯救一切。慢慢的当你的视野越来越广,也了解了一些市场,一些产品策略,一些成本架构等等各方面因素的时候,你才发现产品设计不过是我们做好一款产品的众多条件之一,不是必要绝对的因素,因为产品定义准确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成熟的设计师,用户需求、市场、产业,还有技术可行性等,他要都要去理解,才能够在自己的设计上面去取得一个最好的平衡点。单纯的从用户体验或是从外观美感的角度去坚持设计,我觉得那是不够成熟的。
Q:那么接下来,你会带来什么样的产品?
A:近期我们会推出一个新的品牌,定位的会比小米的产品再高一些,因为大家也都知道小米的产品其实主打的是性价比,但是我们在小米和国外品牌中间,还有一个市场的空缺,如果我们把产品做好,这是个还不错的机会。我们也观察了很久85后90后的这一群用户,发觉他们有一个特质蛮有趣,他们喜欢父母亲不懂不会用的东西,就是不要跟父母一样。但是现在我们看国内的家电市场,其实同质化非常严重,而且他们也没有做更简洁更干净更年轻化的产品,所以小米的一系列产品是能够打动他们的,因为跟传统的东西都不一样。但是我们觉得不应该只有小米一个品牌,可以提供给用户更多的品牌,我们在定位上面有一些差异,并不是说是冲突的。我们也希望真正的能够帮年轻人在烹饪上面有更好的一些解决方案,推出更多的优秀的产品。
中国的设计或者中国的产品,其实应该有更多符合中国本地需求的产品出来。从我的角度,我觉得只要是我们一开始的产品定义正确,然后前面的观察真的够深入,我们就能够去做出一些真正符合需求,而且是对市场造成波动的产品。
Q:下一款产品现在有雏形了吗?
A:有的,其实现在有十几款产品陆续都在开发中,应该是米家系列的会先出来,然后今年内应该会看到我们自主品牌的新产品出来。基于商业保密,我只能透露这么多,不能具体告诉你是什么产品,但是今年内会有不少新产品出来。文/刘海星
早春“针织衫”才是刚需,选款和搭配都总结好了,照着穿真减龄早春的季节,温度回升,我们的衣衫也变得轻薄起来。尤其是在温暖的南方地区,春季的氛围也是越来越浓烈。轻薄、软糯、甜美的针织衫,也成为女性必备单【详细】
40岁女人衣品更重要,简约优雅不失时尚,基础款穿出高级感世人都说40岁男人是一朵花,其实这个年龄段女性,也是有自己优势。这种具体表现在,就是自己得体穿着,姣好气质。衣品上代表你对生活审美,以及自己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