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财经 体育 房产 娱乐 汽车 时尚 科技 教育 旅游 健康

首页 > 科技

学生如何减负?专家:家庭学校社会共发力

来源:中国新闻快报发布时间:2019/2/21 15:01:50

 近年来,社会各界都在提倡为中小学生减负。从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班”,到近期出台的《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各项减负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譬如学校老师布置的传统书面作业少了,但家长又给孩子报了很多课外培训班。

  如何真正意义上为学生减负,让学生能够高效学、快乐学习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王晓华,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获得者、青蓝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陈益庭,在线教育平台米乐教育创始人兼CEO刘琼等专家学者及从业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陈益庭认为,学生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配合。作为政府,应该是减负的制定者,学校应该是实施者,家庭应该是维护者,课外培训机构在学生减负的问题上应该是调控者。

  “作为学校,不要把课程盲目地往前移。同时,减负也对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好的课堂应该是灵活的,以人为本的,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思考、互动、交流。所学的内容应该在课堂上就能解决,孩子学得更扎实有效,就不用回到家里再去加工。”陈益庭补充道。

  在线教育平台米乐教育创始人兼CEO刘琼认为,必要的课业压力是不可或缺的,过重课业负担不仅损害身心健康,而且扼杀了创造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中小学生减负并非意味着不留作业,更不是说让学生完全没有学习的压力,减负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同时,刘琼坦言,上课外培训班是不是给孩子增加负担,需要辩证的看待。“一是要看孩子对课外培训班的兴趣和态度;二是看孩子是否因为偏科,需要对特别科目进行补习,毕竟应试教育长期存在;三是要认识到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性,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的孩子选择在线培训,共享全球优质教学资源,也利于缩短教育鸿沟。”

  在学生家长殷婷看来,减负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一是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自子女,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有出息;二是中高考还是以应试教育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就算学校和政府想减负,家长也不敢减负”。

  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钱江晚报》家长会金牌顾问王晓华认为,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系是由我国的教育国情决定的,只要我国的教育国情没有发生什么根本改变,这种应试教育就一定会合理存在。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要做一名有定力的家长很不容易。家长能做的就是为之计深远,帮孩子做好学涯规划。学习是一场马拉松,不要计较一时之间的距离。”王晓华表示。

推荐阅读

AVEVA剑维软件中国智能创新中心成立,加速本土工业智能迭代论剑2025·剑维软件中国用户大会在宁波盛大举行并宣布成立剑维软件中国智能创新中心全球工业软件公司AVEVA剑维软件于7月2日至4日在宁波成功举办“【详细】

远东酒店集团(Far East Hospitality)在大阪新开两家酒店,继续拓展日本市场远东酒店集团在大阪难波南和本町区新开两家悦乐(Village)酒店,在日本合计客房数量即将翻倍增长到2000间新加坡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2025年7【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