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自OFweek,为南京智能制造软件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唐恩科技总经理李俊先生在“WAIE 2019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上报告内容。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2015年,国务院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指引下,中国制造业发展正逐渐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乃至“智造强国”迈进。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构建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国内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得益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巨大进步,我国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领域的发展十分迅猛,极大推动了“中国智造”前进的步伐。
8月9日,由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高科会协办、OFweek人工智能网承办的“WAIE 2019第四届上海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暨人工智能产业大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会议期间,南京(大学)智能制造软件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唐恩科技总经理李俊发表了主题为《人工智能应用趋势之变——从制造到智造》的精彩演讲,他表示,在智能化驱动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用户需求来驱动,实现以人为本且高效低成本的定制化生产。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中国制造业也将会通过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迈进。同时,由于中国制造业市场规模巨大,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都非常活跃,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前景将会十分广阔。
唐恩科技总经理李俊先生
演讲开始之初,李俊就感慨道:令人遗憾的是,世界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都缺席了。
从经济发展来看,在几千年的农业经济时代,中国一直是世界的领头羊。但给世界带来深远影响的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并没有很好地参与其中,几乎全部缺席。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相信中国在其中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从产业机构看,农业是第一产业;然后发展到工业经济,工业是第二产业;再发展下去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现如今很火热的一些软件、电商、物流以及智能制造相关的支持系统都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
不同角度解读“制造”
制造是什么?李俊解释说,制造就是把原材料加工转化为成品,制造系统是由一系列包括机器、工具、物料和人员等元素组合而成,通过数据采集、软件控制、设备工具等,把整个制造过程统合起来,实现经营管理、制造执行与控制等产品生产和经营活动。
他介绍道,制造业价值链位置是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制造的要素可以分为上下游五个方面,即产业上游的需求创新和原材料,中游的关键装备与核心部件、生产过程和生产系统,下游是产品、销售和服务。它们分别由需求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来实现。
他表示,实际上,目前新的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都在不断地在欧美涌现,而作为世界工厂,我国目前主要所处的地位在于生产制造的中部,主要是生产过程与生产系统。而从整个生产制造行业的上下游附加值展现的曲线——笑脸曲线看,生产制造技术越进步,中端附加值越被压制,我国获得的制造业附加值最低。
随着经济发展,尤其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大大提升,生产的物质产品也是极大丰富,人们开始关注制造哲学,从哲学的角度去来理解和定义生产制造。李俊指出,从70年代提出的以质量为本的制造哲学,到90年代开始的流程改善,以及二十一世纪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也就是从生产系统为核心,转到向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为客户创造价值。
他表示,从制造范式的角度来讲,由于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技术、以及不同的目标,因此可以把生产制造范式划分为多个种类,包括柔性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分布式制造、人工智能制造等等,而这些制造范式分别可以应对不同的制造场景。
制造理念,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标准化开始到规范化,然后到自动化,再到网络化、信息化。在标准化和规范化阶段,主要是为了生产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阶段,主要是改善流程、提高生产过程和生产系统的效率;到了智能化定制化阶段,主要的目标是在无忧虑的生产环境下,以低成本的方式快速地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
从普通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变
不难发现,上述所讲的内容主要是在前三次工业革命阶段,而当前我们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
李俊强调,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用户需求来驱动的,它的关键点在于用智能化的技术来实现以人为本且高效低成本的定制化生产。这就必须要把现在的信息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智能化能够感知、思考和自主的动作,能够自主的学习,把生产过程变得更加完备,能够使生产系统像一个有智慧的人一样去运作。
他表示,智能制造的范式演进,就是在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柔性的可重构的制造系统,来满足定制化的需求以及快速的响应。从信息化、自动化发展为智能化、定制化,把人工智能运用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来提高灵活性、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实现定制化的产品需求和服务需求。
人工智能应用到生产制造里面,是在生产自主、供需协同和自动化的情况下,实现智能工厂、智能企业、智能生态,最后实现多部门的协同以及供应链与客情关系的动态连接。
从下面智能制造的6大典型场景,可以看到它为智能制造提供各种服务,适用于应对于不同的行业,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商业机会。
美国AMP & 德国工业4.0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从默默无闻的小字辈,已经发展到现如今的全球第二经济体。而在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全球主要经济体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战略发展方案。
李俊进一步地介绍说,美国主要是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了工业4.0,日本提出的是机器人新战略,我国提出的是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通过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融合新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制造水平。
对比美德两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可以看出,德国工业4.0主要注重的是智能制造,美国的是注重智能服务。德国的目标是实现面向产品制造流程和供应链的一站式服务;美国是实现面向用户服务链与价值链的创新的服务。
我国制造业现状与发展战略
从我国现状来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单一市场,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都很活跃。在信息化与智能化潮流下,需要将中国制造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然后转向用户驱动。
李俊指出,中国制造业转型,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从投资拉动需求转到主动创新,原材料方面要从过度依赖进口转到填补国内空白,要发展关键装备与核心部件的生产;然后是自主研发并注重精益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真正从粗放式生产转变为精益化生产;最后是在产品与服务方面要提升产品质量和持续服务的能力。
他认为,我国虽然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形势依然很严峻。前有欧美劲敌,后面有印度等追兵。国家政府对此也非常重视,所以在十六大、十七大及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了要走两化深度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并在在2015年5月份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白皮书。战略规划提出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最终在建国100周年的时候,要实现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梦想。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中国制造业将以互联网+为抓手,实现两化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驱动和智能转型,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制造升级。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来发展五大工程、建设十大重点领域。由于中国制造业市场规模巨大,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都非常活跃,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前景将会十分广阔,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世界强国的梦想。
早春“针织衫”才是刚需,选款和搭配都总结好了,照着穿真减龄早春的季节,温度回升,我们的衣衫也变得轻薄起来。尤其是在温暖的南方地区,春季的氛围也是越来越浓烈。轻薄、软糯、甜美的针织衫,也成为女性必备单【详细】
40岁女人衣品更重要,简约优雅不失时尚,基础款穿出高级感世人都说40岁男人是一朵花,其实这个年龄段女性,也是有自己优势。这种具体表现在,就是自己得体穿着,姣好气质。衣品上代表你对生活审美,以及自己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