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淑仪)一望无垠的长江出海口,蓝白主色的“中山大学”号静静地躺在港湾里,像是正在积蓄着力量,准备扬帆起航。6月26日,“中山大学”号驾驶舱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拉响汽笛,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正式交付。
“从此,我们拥有了逐梦深蓝的‘舟楫’,有了加快发展海洋学科和海洋人才培养的科教平台,更有了扎实推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说。
“中山大学”号驾驶舱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拉响汽笛。通讯员供图
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创下多个“首次”
据介绍, “中山大学”号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排水量6880吨,续航力15000海里。”它是一艘配置高、能力强,创新技术高度集成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国船舶江南造船“中山大学”号总建造师张文龙说,该船采用直流母排+蓄电池储能技术,艉部配有两套永磁电机驱动的齿轮全回转主推进装置、艏部配有两套轮缘永磁侧推装置,具备DP1动力定位能力,具备全球航行能力且能毗邻极地冰区作业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船。
交付仪式当天,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与江南造船董事长林鸥代表双方签字。通讯员供图
作为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中山大学”号在国内科考船中具备多个“首次”。据该船总设计师、中船集团第708所主任助理吴刚说,该船在国内科考船中首次采用L型全回转低噪声推进器、首次采用轮缘永磁侧推、首次采用直流母排+储能蓄电池的组合设计、首次采用全航速主动式减摇鳍等。
近期,“中山大学”号成功试航表明,船舶的安全性、经济性、操纵性优秀,创新技术高度集成,装备大批先进科考仪器设备,能满足开展海洋科学、海洋工程与技术(材料、通信等)及海洋人文等多学科领域的科学考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需要。”我们希望它成为中山大学面向全球开放共享的多学科领域、多功能、多技术手段的海洋移动科研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罗俊表示。
中大涉海专业学生都有机会登船
目前,中山大学已逐步形成完整的大海洋学科群,包括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4个整建制涉海学院,并在珠海校区建有30万平方米的海洋学科群楼。其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涵盖物理海洋、海洋地球物理等学科方向或专业。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中山大学涉海专职教师加专职科研和博士后人数增加超过3倍;研究生人数增加近两倍,达到3000余人;本科生人数增加超过一倍,达到5000余人多,三者的总数已经接近1万人。
“中山大学”号。通讯员供图
“中大涉海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都有机会登上这艘科考船,亲近大海,探索大海,感知大海,把在课本上、课堂里和室内实验课上学到的一个个公式、一串串数字、一行行代码、一组组分析结果在大船上、在大海里。”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说。
据江南造船“中山大学”号建造项目主管部长赵创业介绍,该船拥有多个露天科考作业甲板,主甲板作业面积达610平方米,室内固定实验室面积达760平方米,是国内实验面积最大的科考船。同时,另外搭载十余个集装箱式移动实验功能模块,可有效提升综合科考作业能力和工作效率。
在科考功能方面,“中山大学”号装备大批先进科考仪器设备和操控支撑设备,建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各类实验室,能满足样品处理、检测分析和数据处理需要。”可进行定点和走航式探测与取样,可实现科考数据系统集成、现场印证及与岸基的数据传输与处理,满足低空大气、海面、水体、海底及深海极端环境等的科考需求。”中山大学海洋科考中心主任于卫东说。
“中山大学”号。通讯员供图
“过去,我们用于科考的船是很普通的民船,条件艰辛,充满风险,但南海之滨的中山大学从来没有放弃挺进深海大洋的梦想和志向。”罗俊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山大学将更加坚定地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充分发挥学校的地缘优势、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让“中山大学”号这艘战略“重器”物尽其用,为中国海洋强国梦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早春“针织衫”才是刚需,选款和搭配都总结好了,照着穿真减龄早春的季节,温度回升,我们的衣衫也变得轻薄起来。尤其是在温暖的南方地区,春季的氛围也是越来越浓烈。轻薄、软糯、甜美的针织衫,也成为女性必备单【详细】
40岁女人衣品更重要,简约优雅不失时尚,基础款穿出高级感世人都说40岁男人是一朵花,其实这个年龄段女性,也是有自己优势。这种具体表现在,就是自己得体穿着,姣好气质。衣品上代表你对生活审美,以及自己时【详细】